騰訊研究院輸出策略產品和人才孵化器
時間:2012-07-24 17:23:00 來源:聚俠網 作者:
直到現在,騰訊研究院創(chuàng)始人鄭全戰(zhàn)仍堅持面試招入研究院的每一個人,并做詳細記錄。天賦上的靈性、性格中的包容是他看重的,當然首先人要踏實。大約6年前,鄭全戰(zhàn)加入騰訊,負責籌建中國互聯網公司中的第一個研究院,此前他在美國微軟總部工作 8年,參與了 Windows98到Vista的整個研發(fā)過程。
2007年,騰訊研究院成立。5年中,招聘了1000多人,但是人手還是不夠用,原因很簡單,在騰訊漫長的產品線中,研究院充當著“孵化器”和“發(fā)動機”的角色,40多項產品和服務在這里被孵化;前前后后有500多名工程師隨孵化的產品離開研究院進入騰訊各個產品線。比如,2011年被孵化出去的SOSO地圖街景項目已經從最初的十幾個人的街景小組被孵化成了一個幾百人的獨立部門。
在位于中關村銀科大廈20層的騰訊研究院過道,被一張張簡易折疊床占據,年輕的工程師們有的在閉目休息,有的在側臥讀書,享受短暫的午休。下午兩點,保安準時來開燈,年輕人們揉揉睡眼爬起來,整理好折疊床,手捧咖啡重新坐到辦公桌前。
在騰訊系中,研究院顯得有些獨樹一幟。成立研究院之前,雖然騰訊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研發(fā)團隊,但一旦實際任務緊張起來,團隊重心就會都放到當前產品上,研究就會隨之中斷。在此背景下成立的騰訊研究院,職責在于儲備長期競爭力。沒有盈利壓力,做前瞻性的開發(fā);產品開發(fā)方面,只做平臺產品和技術要求較高、且需要技術不斷深化的產品。同時這里也是向騰訊其他部門孵化產品和輸送人才的基地。騰訊首席架構師兼研究院院長鄭全戰(zhàn)說:“一旦時機成熟,這些技術產品應用將從研究院剝離,放到各個事業(yè)部進入商業(yè)運營,以縮減孵化周期。”
“牛人”集中營
15歲考入中科大的黃琰在加入騰訊之前在PPLive工作。2008年經朋友介紹后加入研究院。用他的話說,研究院牛人很多,集體作戰(zhàn)和單兵作戰(zhàn)能力都很強,牛人都很牛,但也很Nice。
最初,研究院給黃琰安排了一個導師,在半年中完成一對一的輔導。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研究院會定期拿出那些失敗的案例進行分享,取名叫“案例學習”。此外,在研究院內部各個項目組之間允許互挖“墻角”,同時這種學習交流還會擴展到全球各地的互聯網專家,請他們來研究院分享經驗。
29歲的黃琰目前負責QQ旋風下載的整體技術工作,涉及到技術、產品、運營眾多的環(huán)節(jié),挑戰(zhàn)很大。由于研究院的研發(fā)和基礎性學術走得很近,所以,每周黃琰組織自己的團隊進行GroupReading(團隊閱讀),大家一起讀toppaper(頂尖學術期刊),感知前沿技術;同時也會做有關用戶的貼身觀察的交流。
每天,黃琰還會給他的團隊成員安排兩至三個小時時間的“寂寞期”,即關掉電話和QQ,靜心學習代碼或者整理思緒。“每個工程師的任務分配和生物鐘都不同,但我們堅持保留這樣的學習思考時間。”
另外一個“非常時間”被安排在每天午后,大家會坐到一起天馬行空地聊天,從某個流行產品的應用或行業(yè)內的新鮮事,天南地北,每個人都很享受傾聽別人的想法的過程。黃介紹說,在研究院內,頭腦風暴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叫“PK型頭腦風暴”,每個人闡述自己的觀點,充分證明自己是對的,然后說服別人;同時也指出別人觀點的不足,雙方PK,每個人都試圖證明自己的觀點更好;另外一種則是“建設性頭腦風暴”,不再單純指出誰的觀點更正確,通常一個人提出觀點后,大家共同完善出更成熟的想法。
他舉了一個例子,項目組曾熱烈討論過一個話題——旋風下載技術是一個下載工具,但它還能變成什么?有人提議,將下載首先變成一個游戲,邊下載邊玩游戲,這看起來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還有人提議進行分享,用戶彼此將下載的東西進行評分。“這個討論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發(fā)散思維的過程,最后,項目組將這些奇怪的想法再進行壓縮,找出最有趣、最可行的辦法。”
在奇思妙想后,接下來的工作是如何將產品、技術進行差異化,這是最核心的東西。經過反復討論,旋風小組的結論是做一種速度最快、同時節(jié)省帶寬最多的產品。他們認為,這兩個是給用戶的核心價值,隨后旋風小組再將這個想法拋給騰訊內部那些運用到旋風應用的產品線,比如騰訊游戲、視頻等等。首先得到的反饋來自于騰訊游戲,因為其在下載過程中碰到過諸多問題,比如由于用戶在下載過程中要等很久,這個過程可能會造成大量用戶流失,于是旋風小組去和騰訊游戲進行討論,去解決他們一直想做卻又一直頭疼的那些事。
- 上一篇:樂游三國物攻流和法功流哪個好
- 下一篇:紅警大戰(zhàn)坦克怎么走到指揮中心頂上